吐蕃王朝崩潰后,蒙古崛起于北方,滅金吞夏,面對軍事和政治實力強大的蒙古汗國,當時富有盛名的僧人貢噶堅贊考慮到烏思藏(西藏)的命運,最終同意作為代表赴涼州商談西藏歸附事宜,懷揣的烏思藏民眾和僧人的未來和希望,經(jīng)過長途跋涉,于1247年與蒙古汗國代表闊端舉行了“涼州會談”,實現(xiàn)了蒙古汗國中央在西藏地方建立了行政體制,奠定了元朝西藏地方政府直接受中央政府管轄治理的政治基礎。小說以烏思藏僧人貢噶堅贊為主人公,以其視角展現(xiàn)當時西藏各方勢力此消彼長的社會現(xiàn)實,講述了宋末元初的西藏是如何最終歸屬中央政府管轄,納入中國版代的歷史風云。
次仁羅布,藏族,西藏大學藏文系畢業(yè)。其小說作品“充盈著藏民族獨特的精神氣質”,被譽為“具有介入現(xiàn)實、講述中國故事的能力”的藏族作家。 短篇小說《殺手》獲西藏第五屆珠穆朗瑪文學獎金獎;短篇小說《放生羊》獲第五屆魯迅文學獎;中篇小說《界》獲第五屆西藏新世紀文學獎;長篇小說《祭語風中》獲得第六屆中華優(yōu)秀出版物獎,入選中國文藝原創(chuàng)精品出版工程項目;短篇小說《紅塵慈悲》獲得第六屆汪曾祺文學獎。
次仁羅布表示,《烏思藏風云》是其近年來傾注心血創(chuàng)作的一部作品,它承載了自己對西藏歷史、文化以及人性的思考,小說的創(chuàng)作過程漫長而艱辛,但同時充滿了感動與收獲。